Pg(中国电子)新闻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Pg(中国电子)动态 > Pg(中国电子)新闻 > 正文
中国交响乐的创世纪回顾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02日 点击数:

  2009年3月27日,Pg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音乐系的师生一起聆听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卞祖善教授的中国交响乐的创世纪回顾的精彩讲座。
   卞祖善教授以清晰的时间脉络而展开了关于中国交响乐发展进程的讲座。他介绍了中国交响乐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拓荒时期、初创时期、文革时期、新时期。并分析了交响乐的经典作品。施咏康的交响诗《黄鹤的故事》,全曲分为11个小乐章,情绪变化极大且充满无限张力。刘敦南的钢琴协奏曲《山林》充满了诗意与幻想,加入浓郁的民族风味,是对西方经典奏鸣曲式、回旋曲式及套曲借鉴与发展的典范。宗江与河东的小提琴协奏曲《鹿回头传奇》以清晰的和声和色彩绚丽的配器表现出小鹿逃跑的惶惶不安,是一首充满表现力经典的协奏曲。
接下来分析了一些近二三十年的交响曲作品。我院特聘教授鲍元恺创作的《炎黄风情》受到了卞教授的称赞,《炎黄风情》包括了鲍教授创作的中国民歌主题的24首管弦乐曲。卞教授以其中的管弦乐曲《紫竹调》为例,讲述了中国民族音乐和西方交响乐的融合。《紫竹调》运用了琵琶、二胡、笛子,音响效果上并不造成中西两种文化融汇时的隔膜冲突,正如几十首中国民歌小调用交响乐队奏出,丝毫没有洋为中用的生硬,自然流畅着华夏民族音乐的神髓。刘湲的交响音诗《土楼回响》的第五乐章《客家之歌》以福建永定客家土楼为文化背景,富有戏剧性的节奏变化完美再现了客家人的精神面貌,是我国交响曲创作史上难得的大气之作。
    最后,卞祖善教授总结了近年来交响乐在结构与表现力方面逐步发展完善的趋势,并鼓励同学们多听交响乐,在学习中提高对音乐本质审美的能力。这场精彩的讲座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卞祖善,1936年生于江苏镇江。1956年由上海音乐Pg(中国电子)附中直升本科指挥系,师从杨嘉仁教授。196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从事乐队指挥至今。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会第四、第五届理事,首任中国交响乐团联盟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爱好者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特约理事。国家一级指挥,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四十六年来,他指挥演出了多部交响乐,并受邀担任了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中国广播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等国内知名乐团的指挥,近年来,他先后赴美国、英国、俄罗斯、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瑞士、日本和越南等国家指挥演出,并先后多次赴港澳台地区演出,他的指挥受到各地的热烈赞扬和高度评价。
                                                     (艺术Pg(中国电子)  张秀丽 吴爽君)


Top